剖宫产术后肠胀气的发生,影响产妇术后康复,造成患者的不良情绪,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肠梗阻、肠粘连等。术后产妇是否已经排气,成为了产妇及家属重点关注的问题。
导致剖宫产术后肠胀气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?
1.活动因素:术后产妇床上翻身少,未及早下床活动,易导致肠蠕动减少,导致腹胀的发生。
2.饮食因素:产妇过早进食易产气食物,将加重肠道负担,使肠蠕动减少,导致腹胀。
3.妊娠因素:妊娠期肠蠕动减少,排空时间延长,加之增大的妊娠子宫及胎先露对肠下段压迫,容易发生腹胀及便秘。
4.手术因素:既往腹部手术史会增加肠粘连的机会,导致患者胃肠蠕动减少而产生腹胀。
5.疾病因素:妊娠高血压、糖尿病、产后大出血等,均可造成患者活动耐力减弱,从而增加术后肠胀气的危险。
6.非择期的、进入产程后的剖宫产:
为增加分娩力,产妇都有不同程度的进食糖类、鸡蛋,牛奶等高热量食物。进入产程后,由于频繁宫缩所带来的疼痛,产妇大声喊叫或张口呼吸,使胃内积存大量气体。
有腹胀高危因素的产妇,产后应及早采取措施预防腹胀。
预防腹胀的措施有:
1、术后早活动。术后6小时未拔出导尿管前以在床上翻身为主,患者体力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尽早下床活动,拔出尿管后尽量多下床活动,早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及肠道功能的恢复,防止肠粘连。
2、术后6小时可进食流质食物,禁食易产气的食物。如含糖分较高的食物、牛奶、豆浆等,还可以嚼无糖口香糖,促进产后排气。
3、腹部按摩。具体方法有:合谷、足三里穴联合按摩。腹部、暖宫贴配合腹部按摩及足底胃肠反射区按摩等。
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是让产妇尽早过渡到正常饮食,保证产后对营养摄入的高要求,提高产后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。通常术后48小时肠蠕动会恢复正常,一经排气,腹胀即可缓解。对于术后肠蠕动弱的产妇,医生也会给予相应的治疗,但及早采取措施促进肠蠕动,预防腹胀,仍然是促进产妇术后康复的关键。
更多信息欢迎咨询澧县东方幸福国际母婴月子会所!